作者:柯華葳 出處:親子天下

優良的知識類讀物,不能只是標注「是什麼」,如圖鑑或百科全書般把現象和名稱對應,而是應該能讓兒童看得懂,並引發兒童對相關領域或知識的好奇,啟動他們更深入的探索。


不久前,我們完成一個三歲至七歲兒童解決問題的研究,發現大多數三歲幼童可以清楚指出疾病與「傳染」的關係,判斷疾病的成因是什麼。幼兒園的老師說,自從有SARS和腸病毒以後,學校和家裡非常強調「傳染病」,兒童顯然學到了。日常生活中,許多不是刻意安排的議題,孩子也學得到。


孩童在環境中有如此複雜、豐富的知識「輸入」,但是目前出版的兒童讀物,仍以虛構想像的故事類、文學類讀物為大宗。即使是國小課本中,陳述知識的主要文體「說明文」,都極為少見。這背後可能因為大人本身沒有閱讀知識類「課外讀物」的經驗,或覺得知識的吸收,發生在學校場域、由老師教導即可,以致於無法選擇或直覺忽略知識類讀物的需求。


優良的知識類讀物,不能只是標注「是什麼」,如圖鑑或百科全書般把現象和名稱對應,而是應該能讓兒童看得懂,並引發兒童對相關領域或知識的好奇,啟動他們更深入的探索。


家長選購知識類讀物時,往往執著於「解答問題」的功能,希望孩子看完書可以把一些物種的命名類別都記起來,才覺得「有用」。其實好的知識類讀物,應該要能「引發問題」,提供閱讀者探索問題的角度,提供小讀者解答問題的脈絡。例如有人研究諾貝爾獎得主是否都有師生關係,談其中的「師徒」故事,也會是很好的知識類讀本的角度。但重點不是「答案」,而是「問題意識」。


知識類讀物的文體多數屬說明文。孩子的生活中充斥著說明文。教科書和電器、玩具操作手冊是最明顯的例子。報章雜誌報導新聞也屬說明文。簡言之,我們把非故事、非小說的文章與書籍都籠統的當做說明文類,不再細分。我們每天接收到的訊息多數來自說明文類,而不是文學類。這也是應該增加孩子閱讀說明文經驗的原因。


近幾年國外兒童讀物的出版,在非文學類成長迅速,內容範疇廣闊。若以傳統學科分類,有物質科學、生命科學、地球太空科學、科技、科學測量和探索、文化文明、時間與改變、人與環境、個體發展、政府與權力、公民社會、生產與消費、科技與社會、全球化等等。除了台灣讀者比較熟悉的「百科」或「圖鑑」形式外,最近國外知識類讀物最當紅的是結合閱讀階段、搭配閱讀年齡,所出版的「知識類橋梁書」。


天下雜誌翻譯出版英國DK出版社一套知識類讀本「知識開門」系列,就是以閱讀發展為基礎,在字詞選擇、句子長短、註解都依閱讀者的能力來設計。


大多數非文學類篇章屬於說明文,說明文有幾個特點:一、清楚的標題,二、明顯的文章結構,和三、圖與表。作者為要將內容說清楚講明白,讓讀者掌握重點,最簡單的就是使用標題與副標題,以提綱挈領。此外,作者亦採用如定義、比較、對照、步驟、例證等結構來呈現文中概念間的關係。圖與表的使用也是為提示與摘要重點。


因此,選擇好的說明文讀物除確認其中知識無誤外,可以由下列形式上去檢視:


一、標題能否表達文意(標題與內容一致否)。


二、圖表與文章內容是否一致。


三、插畫會不會干擾閱讀。插畫可以美化版面或提示重點,但太多不相關的插畫會影響兒童注意力。


四、圖解不複雜,能清楚表達重點。


五、對讀者而言,文章中新詞數量不超過全文的十分之一。當新詞太多,兒童無法由上下文猜測文意,就無法理解全文。


六、若不是百科全書,盡量不要選擇以小方塊出現訊息的書,因為較長的文章可較完整的表達概念與意涵。


七、小讀者有興趣閱讀


活絡思考,習於深層思維

閱讀知識書和閱讀文學作品一樣,不急著要答案,而要放慢腳步,慢慢享受。對學習者來說,閱讀非關獲得或記住多少知識,而在活絡思考,習於深層思維。


因此,老師父母不要使孩童僅作「知識接受者」;而是要不斷挑戰他們,讓他們讀完後提出問題和看法,活潑其知識。只有知識活絡起來,我們才得以從縛手縛腳的考試分數脫離,開拓思維與視野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四張犁國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